随着网络游戏用户群体的不断扩大,如何把好未成年人游戏的“充值关”成为摆在各方面前的重要问题。5月28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服务消费管理要求(征求意见稿)》团体标准,根据各自过错情况,明确划分了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监护人等责任方的担责比例。
与未成年人大额游戏充值连带产生的,是充值后的退款难问题。
团体标准明确,若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未接入国家建立的统一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电子身份认证系统,导致未成年人可以不受限制地使用网络游戏服务并充值,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承担100%责任。
若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已依法配置防沉迷措施,但存在监护人帮助未成年人绕过防沉迷限制等监护人过错情形的,就相关未成年人超额充值部分,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根据相关消费过程中防沉迷措施的有效性等情况承担对应责任,建议一般责任比例为30%—70%,存在特殊情形可在此基础上相应调整,监护人承担剩余责任;若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已依法配置防沉迷措施,但存在监护人未充分履行监护人责任等过错情形的,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根据相关消费过程中防沉迷措施的有效性等情况承担对应责任,建议一般责任比例为30%—70%,存在特殊情形可在此基础上相应调整,监护人承担剩余责任。
此外,若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或监护人重复进行多次过错行为,同时存在多种过错情形或存在其他加重情节的,则相关过错主体应根据实际情况承担更高的责任比例,若对方无显著过错,则过错方可能需要承担全部责任。
未成年人消费管理要求方面指出,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建立未成年人消费管理的相关机制,包括流程管理机制、金额管理机制、提示管理机制、投诉与退费处置管理机制等。
其中,未成年人消费流程管理方面,针对消费者的充值及消费等信息记录,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保存不少于180天,如法律法规或主管部门另有要求,则从其要求;针对未成年人设置符合相关法规要求的消费管理功能,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不应向未成年人提供与其民事行为能力不符的付费产品和服务;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以醒目便捷的方式为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提供消费管理功能;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探索预防未成年人绕过消费限制的合理技术手段。
此外,团体标准还提到,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提供的付费产品与服务应符合未成年人保护及网络产品和服务相关法律法规中关于消费上限的规定,合理限制未成年人单次消费数额和单月累计消费数额。
游戏行业分析师卫明野指出,团体标准的发布在提升了行业的自律性的同时,也有助于完善防沉迷措施,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进而推动游戏行业的健康发展,实现行业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未成年人充值游戏家长是否有权要回?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条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按照上述规定,八周岁以上的孩子为游戏充值的,需要经家长的同意,追认,充值行为才有效。如果是八岁以下孩子为游戏充值的,需要由家长实施,孩子自己充值是无效的,游戏公司也要退款。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8岁以上未满18岁的人群)并非全部民法法律行为都不发生效力,符合其正常智力、年龄进行的支出,属于有效行为。例如小明可以花费5元购买饮料,此时购买行为和其心智相符合;但如果是大额支出,如小明支出5万,则超出了年龄范围,效力需要法定代理人的追认同意。
未成年人玩游戏充值退费申请的步骤
如果小孩在玩游戏时进行了充值,家长想要申请退费,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联系游戏客服:家长可以首先通过游戏平台的客服联系方式(如电话、在线聊天等)与游戏客服取得联系。
2.提供相关证明:在联系客服时,家长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如充值记录、身份证明等,以证明孩子进行了充值。
3.说明情况:向客服人员说明孩子因误充值的实际情况,并明确提出退费请求。
4.等待处理:客服人员会审核提供的证明材料,并进行相应的退费处理。家长需要耐心等待处理结果。
遇未成年充值游戏退费未成功可向工信部、消费者协会等平台进行投诉追回充值 亦可以直接诉至法院
1.工信部/消费者协会
对于未成年人充值游戏,平台不予退款,我们可以去工信部和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投诉前,我们需要保存好充值记录、游戏行为的实际使用者身份、确认游戏账号的实际控制权等等,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投诉维权。
2.消费保投诉平台
消费保投诉平台是中国电子商会旗下消费服务保障平台,用消费保进行投诉,也较为符合我们的互联网习惯,在微信小程序能进行投诉,后续会有投诉专员跟进你的投诉问题。
在消费保平台投诉。微信小程序搜索“消费保投诉”,进入小程序后点击【投诉】提交相关的投诉信息即可;
投诉进度查询:进入投诉小程序>点击我的>点击我的投诉
3.12315投诉
可以通过拨打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进行投诉,购物者之间的纠纷属于12315的业务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