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婴童品牌网 > 孕婴童行业资讯 > 婴幼儿奶粉 > 441个婴幼儿奶粉被淘汰 新国标重塑婴幼儿奶粉行业格局

441个婴幼儿奶粉被淘汰 新国标重塑婴幼儿奶粉行业格局

婴童品牌网  发布时间:2024/4/1 10:26:46
摘要:2017年婴幼儿奶粉配方注册制实施前,国内108家乳粉生产企业共有2300多个配方。经过新两轮配方注册和新国标“洗礼”,目前获批注册的配方已减少至1127个,降幅达51%。随着中小品牌陆续退出,市场向头部品牌进一步集中,国内婴幼儿奶粉前十家企业市占率已达到70%以上。

441个配方未予注册,20家企业未提出或撤销注册申请……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期公布婴幼儿配方奶粉新国标实施一周年“成绩单”,指出新国标注册对重塑行业格局起到积极作用。

数据显示,2017年婴幼儿奶粉配方注册制实施前,国内108家乳粉生产企业共有2300多个配方。经过新两轮配方注册和新国标“洗礼”,目前获批注册的配方已减少至1127个,降幅达51%。随着中小品牌陆续退出,市场向头部品牌进一步集中,国内婴幼儿奶粉前十家企业市占率已达到70%以上。

眼下,婴幼儿奶粉市场调整仍在继续。受出生率下降、竞争加剧、旧国标产品出清等影响,2021年以来,价盘紊乱已成为困扰行业良性发展的最大问题。在价格战影响下,各价位段婴幼儿奶粉售价降幅达百元以上,品牌方和渠道方利润空间被压缩,配方高阶“内卷”成为行业新特征。近期,已有部分奶粉企业提出调价意向和控货手段,业内预计婴幼儿奶粉市场将在2024年进入秩序恢复阶段,而价格战何时结束仍有待观察。

441个配方被淘汰

婴幼儿配方奶粉新国标于2023年2月22日正式实施,对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营养素含量最小、最大限值进行修订和补充,同时明确限制蔗糖在婴儿和较大婴儿配方奶粉中的添加,为婴幼儿奶粉二次配方注册提供了依据。

市场监管总局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新国标实施一周年以来,共批准注册配方1127个,包括境内926个、境外201个,对441个配方不予注册或未通过审评。由于新国标对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一些研发实力较弱或市场竞争力不强的企业主动退出婴配乳粉行业,目前境内外共有约20家企业未提出或撤销注册申请,这也使得行业格局得以重塑。

飞鹤告诉记者,新国标有国内奶粉“史上最严标准”称号,驱动中国婴幼儿奶粉行业回归配方本质。目前国内婴幼儿奶粉前十家龙头企业市占率达到70%以上,二次配方注册相当于优中选优,龙头企业的优势更加明显。澳优方面也认为,新国标实施加速了行业洗牌,退出企业为更有实力和创新能力的企业提供了更多市场机会。

“二次配方注册前,经常有小品牌到门店来沟通,现在很少见了。”湖南母婴连锁“爸爸爱”创始人唐利向记者证实,“目前婴幼儿奶粉市场向大品牌的集中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国产奶粉在下沉市场竞争更加激烈。400多个配方未通过注册,腾出了一部分市场空间,吸引大品牌投入更多资源抢占市场,小品牌生存空间进一步被挤压。”

在贝因美看来,新国标对于行业上一轮配方注册出现的产品、配方不合理现象的紧缩还在持续发酵。配方注册申请量减少,且有40%不予通过,背后是很多婴幼儿奶粉工厂并未参与配方注册,而是在2021年、2022年转型生产调制乳粉。另一方面,龙头企业已基本完成主要产品线的配方注册,行业在缩量竞争的大环境下进入大厂高品质竞争阶段。“这些变化必将驱动婴配市场从配方竞赛进入包含研发、产品、渠道、服务等多方面、系统化的竞争阶段。”

配方过多过滥走向终结

在新国标开启二次配方注册前,我国婴幼儿奶粉行业已经历首轮行业洗牌。

2016年,《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发布,规定一个工厂最多只能申请注册3个系列、9个配方,且5年有效期届满后续重新申请注册,终结婴幼儿奶粉配方过多、过滥的历史。

依照管理办法,在注册有效期为5年的规定下,2017年首批通过配方注册的婴幼儿奶粉要在2022年之前重新递交申请,即开展“二次配方注册”。作为二次配方注册的重要标准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的婴幼儿配方食品系列新国标于2023年2月22日正式实施。

为加强婴幼儿奶粉配方注册管理,《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修订版也于2023年10月1日施行。与2016年版本相比,修订版办法明确禁止变相分装,细化了标签、说明书的禁止性要求,不得使用“进口奶源”“生态牧场”等模糊信息表述,对不正当手段获得注册证书等违法行为加大处罚力度。

公开数据显示,配方注册制实施前,国内108家乳粉生产企业有2300多个配方。据乳业专家宋亮估算,第一次配方注册实施后,国内约70%的婴幼儿奶粉品牌被淘汰。二次配方注册开闸后,预计国内市场上的婴幼儿奶粉配方数量将再减少一半。结合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数据来看,我国现阶段婴幼儿奶粉配方数量已较配方注册制实施前减少约51%。

市场监管总局近期发文提到,婴配乳粉按新国标注册后呈现三大特点,除促进行业格局重塑外,还使产品配方更加科学,标签标识更加规范。比如,婴儿和较大婴儿配方中“胆碱”从可选择成分调为必需成分;幼儿配方中增加了乳糖含量要求;所有添加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配方均增加了添加量,配方更科学。为更好保护消费者知情权,婴配新国标注册禁止对0—6月龄婴配乳粉进行任何营养成分声称,禁止对6月龄以上婴配乳粉进行铁、锌等必需成分声称;所有标称婴配羊奶粉的产品,其生乳、乳粉、乳清粉等乳蛋白全部来自羊;使用“基粉”为原料干法工艺生产的婴配乳粉,不得标注生鲜乳,以防止误导消费。

据了解,为符合新国标要求,澳优对现有产品进行了配方优化升级,目前共有13个系列通过新国标注册,旗下核心产品“佳贝艾特悦白”“海普诺凯1897荷致”等均已通过审核并上市销售。飞鹤旗下奶粉均已按照新国标要求调整配方,包括下调2段奶粉蛋白质含量,降低儿童肥胖风险等。贝因美现有工厂配方名额也已全部通过新国标注册。

市场调整仍在继续

值得注意的是,在向新国标过渡的过程中,婴幼儿奶粉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价盘紊乱,给品牌方和渠道方带来了经营压力。

财报显示,受新生儿减少、行业竞争激烈等影响,几大婴幼儿奶粉上市企业自2022年结束高增长,业绩持续探底。尼尔森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行业销售额进一步下滑,配方牛奶粉、配方羊奶粉分别下滑14%、14.7%。除受外界因素影响外,价格战、库存盘整成为近两年影响奶粉企业业绩的关键因素。

据唐利观察,目前一些婴幼儿奶粉大流通品的主要问题是价盘不稳,部分品牌窜货、压货,损害了渠道信心。这些品牌渠道覆盖率高、销售点位密集,且同一品牌推出多款细分产品,不同系列产品间差异性不大,造成品牌间、渠道间价格战激烈。此外,没有通过新国标注册的品牌在过渡期内加大了产品出清力度,造成价格波动。为抢夺小品牌退出后留下的市场份额,各大品牌都在加大投入。多种因素叠加在一起,造成过去两年价格战加剧,婴幼儿奶粉各价格带下降百元左右,渠道售出一罐奶粉获利有时不足10元。

宋亮认为,乱价行为给婴幼儿奶粉行业带来的伤害更大。过渡期内市场价盘混乱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退出注册或未通过注册的企业加快出清;二是很多区域性奶粉企业为加快新国标产品注册疯狂甩货;三是龙头企业将旧配方产品出清的节奏推迟到2023年进行,打乱了小企业新国标产品的价盘。随着头部企业旧货出清完毕,开始着手调整出厂价格和控制终端售价,预计2024年婴幼儿奶粉市场将进入秩序恢复阶段,而价格战何时结束仍是未知数。

唐利向记者证实,目前已有部分奶粉品牌向渠道传达了提价意愿,但尚未下发具体函件,涨幅据传在10%到20%左右,以试图恢复原有零售价格,并通过“电子围栏”下单等方式实现控货稳价。“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提价实际执行起来可能较难,会经历一个阵痛期,因为消费者已经知道了你的底价,涨价压力最终可能会传导到渠道方。”

贝因美认为,婴幼儿奶粉新国标过渡期内的最大变化,是对行业的再一次整顿和中小企业的出局。目前市场调整还在继续,主要体现在大厂竞争进一步加剧,中小厂仍在努力。随着国内主要厂家新国标注册基本完成,配方高阶“内卷”已成为行业新特征。

在飞鹤看来,目前国内婴配乳粉市场增速放缓,市场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婴幼儿配方奶粉行业正在步入下一轮科学竞赛。只有真正做好奶粉的企业才能经得起这场考验,其中的关键就是研发。

关键词标签:奶粉,婴幼儿奶粉,奶粉市场
资讯推荐
网友留言
暂无留言
在婴童品牌网请文明留言,共建绿色、健康的互联网环境。
特别提示:
·如本网部分转载之资讯、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本网发布该文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婴童品牌网联系。
·凡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归本网所有,其他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转载时须在明显位置注明信息 来源:婴童品牌网www.01baby.com。
婴童品牌网旗下城市站: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石家庄 广东 广州 汕头 深圳 江苏 南京 苏州 浙江 杭州 宁波 安徽 合肥 福建 厦门 漳州 湖北 武汉 江西 南昌 山东 济南
 青岛 河南 郑州 山西 太原 湖南 长沙 海南 四川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贵州 云南 陕西 西安 甘肃 青海 内蒙古 广西 西藏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