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婴童品牌网 > 孕婴童行业资讯 > 婴幼儿奶粉 > 再提准入门槛 婴幼儿奶粉新规加速行业洗牌

再提准入门槛 婴幼儿奶粉新规加速行业洗牌

婴童品牌网  发布时间:2023/7/11 10:06:32
摘要:由于受市场因素影响,奶粉行业内卷严重,《办法》的施行对中小企业来说可能增加了门槛和成本,进一步加剧马太效应,使得优势资源更加集中在头部企业手中,但准入门槛的提升对消费者来说肯定是利好。

  继“史上最严”婴配奶新国标正式实施4个月后,新版《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落地有了明确时间点。7月10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明确新版《办法》将于2023年10月1日起施行。据了解,新版《办法》在2016年版基础上进行调整,主要表现在进一步严格注册条件、优化营商环境、规范标签标识、明确违法处置内容等方面。其中加大了对性质恶劣造成危害后果行为的处罚力度,罚款上限调整至20万元。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受市场因素影响,奶粉行业内卷严重,《办法》的施行对中小企业来说可能增加了门槛和成本,进一步加剧马太效应,使得优势资源更加集中在头部企业手中,但准入门槛的提升对消费者来说肯定是利好。

  罚款上限至20万元

  《办法》共6章52条,对拟在中国境内生产销售和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企业,从申请与注册程序、标签与说明书、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方面作出了规定。

  修订后《办法》加大了对性质恶劣造成危害后果行为的处罚力度,如将申请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证书造成危害后果的罚款上限调整至20万元,伪造、涂改、倒卖、出租、出借、转让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证书造成危害后果的罚款上限亦为20万元。同时,落实行政处罚宽严相济、过罚相当的原则,降低了对轻微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规定申请人变更不影响产品配方科学性、安全性的事项未办理变更手续的,先责令改正,逾期不改予以罚款。

  在受关注较多的“标签与说明书”方面,《办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产品名称中有动物性来源字样的,其生乳、乳粉、乳清粉等乳蛋白来源应当全部来自该物种。配料表应当将食用植物油具体的品种名称按照加入量的递减顺序标注。营养成分表应当按照婴幼儿配方乳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的营养素顺序列出,并按照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可选择成分等类别分类列出。

  此次修订《办法》还进一步明确了8种不予注册的具体情形,如申请材料弄虚作假,不真实;产品配方科学性、安全性依据不充足;申请人不具备与所申请注册的产品配方相适应的研发能力、生产能力或者检验能力等。

  市场监管总局特殊食品司司长周石平表示,“严格婴幼儿配方乳粉注册管理是强化事前管理,定门槛、立规矩,是监管的第一关”。

  进一步鼓励研发创新

  在提高准入门槛的同时,新版《办法》进一步鼓励研发创新,优化营商环境。

  新版《办法》指出,鼓励企业集团研发,对企业集团设有独立研发机构的,允许控股子公司共享集团部分研发能力;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经企业集团充分评估后,集团母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间均可配方调用;缩短办理时限,将检验时限从30个工作日压缩到20个工作日,补发证书时限从20个工作日压缩到10个工作日;增加电子证书的法律效力、取消注册证书载明事项中的“法定代表人”事项。

  修订后的《办法》中提到,为充分利用企业产能,满足市场需求,优化营商环境,将集团全资子公司间的配方调配调整为企业集团母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间可进行配方调配,要求经企业集团母公司充分评估可行性,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并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提交书面报告。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表示,《办法》自2016年10月1日实施以来,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显著提高,乳粉行业规范发展,消费者信心明显提振。但是,如何进一步严格配方注册、优化审批流程、促进配方研发、鼓励企业创新等需要从立法层面予以明确。特别是《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提升行动方案》明确要求完善配方注册管理办法,结合母乳研究成果和市场消费需求,支持生产企业优化配方,加快产品研发,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应用。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陈振辉表示,“新版《办法》提到优化营商环境,对于集团公司设有独立研发机构的情况,允许其控股子公司(申请人)共享部分研发能力。这对企业发展来说是利好,可以减少重复投入和提高研发效率”。

  对于新版《办法》可能对生产企业的影响,记者试图采访伊利、蒙牛、三元、新希望乳业等乳企相关负责人,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马太效应加剧

  乳业分析师宋亮表示,“《办法》一贯的要求是高标准、高门槛,强调企业的硬件以及研发能力,对企业的影响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未来奶粉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加剧,二是剩下的企业实力都很强,在这种情况下,新《办法》更像是一个补充规定,很多中小企业只要能达到相应的要求,也是可以参与进来的”。

  2022年,国内婴幼儿配方奶粉行业被认为遭遇了十年来“最难一年”,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导致当年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萎缩、价盘混乱、内卷严重。调查显示,2023年1-4月,42.2%和41.1%的母婴渠道奶粉销售额和毛利出现了下滑。同期京东的婴配粉业务销售额下降了7.9%,淘系婴配牛奶粉销售额下滑了11.8%。

  奶粉行业内市场竞争激烈,在婴配粉行业“史上最严奶粉新国标”落地和成人奶粉功能性需求增长强劲的大背景下,伊利奶粉及奶制品业务却迎来新增长。伊利股份此前发布的2022年年报显示,伊利奶粉及奶制品业务实现营收262.6亿元,同比增长62.01%。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向记者表示,“婴幼儿奶粉新国标的规划落地实施,体现了国家对于婴幼儿奶粉行业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的一个战略思路。随着新国标的落地,对于整个产业结构的提升,婴幼儿营养更科学、更合理、更精准的顶层设计,让整个中国的婴配奶粉行业步入一个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节点”。

  陈振辉也表示,“市场准入门槛的提升可以过滤掉一些质量不合格或不达标的产品,从而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健康安全。消费者可以更加放心购买符合标准的产品,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和质量保证”。

关键词标签: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婴幼儿奶粉
资讯推荐
网友留言
暂无留言
在婴童品牌网请文明留言,共建绿色、健康的互联网环境。
特别提示:
·如本网部分转载之资讯、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本网发布该文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婴童品牌网联系。
·凡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归本网所有,其他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转载时须在明显位置注明信息 来源:婴童品牌网www.01baby.com。
婴童品牌网旗下城市站: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石家庄 广东 广州 汕头 深圳 江苏 南京 苏州 浙江 杭州 宁波 安徽 合肥 福建 厦门 漳州 湖北 武汉 江西 南昌 山东 济南
 青岛 河南 郑州 山西 太原 湖南 长沙 海南 四川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贵州 云南 陕西 西安 甘肃 青海 内蒙古 广西 西藏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