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童零辅食市场走过怎样的“来时路”,下一站又将走向哪里?对此,中国商报记者专访了行业新锐品牌米小芽创始人肖波。在他看来,目前婴童零辅食市场竞争激烈,已经开始“血拼”。但未来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行业渗透率的不断加深,五年内行业规模有望达到800亿元。
米小芽创始人肖波
回望“来时路”:经过了三年爆发式增长
自1984年外资品牌亨氏进入中国市场,我国婴幼儿辅食市场开始发展起来。1995年和1996年,方广和伊威作为国产品牌代表涉足婴幼儿辅食领域。
目前来看,这一市场玩家众多。除了亨氏、嘉宝、喜宝、贝拉米、地球最好等外资品牌外,还有众多的国产新锐品牌,包括英氏、米小芽、窝小芽、禾泱泱、秋田满满等。
另外,三只松鼠和良品铺子两大零食企业也推出了婴童零食产品,分别上线了小鹿蓝蓝和良品小食仙两大子品牌。另外,部分奶粉品牌也上线了零辅食产品,共同掘金这一大市场。
米小芽创始人肖波在回顾我国婴童零辅食市场的发展历程时表示,2019—2021年,行业突然进入了爆发式增长阶段。市场增速超过30%,有些细分类目的增速甚至达到100%。
“其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市场基数较低,国外品牌多年来做了大量的消费者普及工作,目前市场迎来爆发;二是90后群体成长为新一代妈妈,其更注重科学喂养,注重零辅食产品的营养、品质、无添加;三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国人更加重视营养补充,增加抵抗力。”肖波分析。
实际上,近几年,大量资本也进入了婴童零辅食市场,例如新锐品牌米小芽就在五年内获得了包括梅花创投、AC资本、火橙资本、珂玺资本等在内的四轮融资。
“而2022年,业外资本逐渐开始冷却,撤出大消费板块,婴童零辅食市场也逐渐降温。”
专注当下:行业存在标准缺失等问题
随着各路玩家的入局,当下的婴童零辅食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但行业发展也存在标准缺乏等一系列问题。
行业老玩家和新锐品牌较量,各有怎样的优劣势?肖波认为,包括亨氏、嘉宝等在内的老玩家品牌力强,品质信誉好,资金实力雄厚。但这些品牌创新性不足,产品上新速度慢,且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海外供应链不够稳定。
而包括米小芽在内的新锐品牌则供应链稳定,对市场的捕捉更为敏锐,对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的运用也更娴熟,但其产品信任度还有待加强。
在一众玩家的角逐下,婴童零辅食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肖波认为,随着各路玩家跨界进入这个市场,行业已经开始“血拼”。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婴童零辅食行业存在标准缺乏等问题。据了解,目前国家在婴幼儿辅食领域有一些专门的标准,包括《婴幼儿谷物辅助食品》《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辅食营养补充品》等。
但这些标准并没有涵盖婴幼儿辅食市场的所有品类,例如婴幼儿山楂棒、果味棒等很多细分类目尚无婴幼儿标准可循,市面上也存在部分企业打着“婴幼儿辅食”旗号却卖普通零食的情况。
对此,肖波表示:“我们并不想蹭‘婴幼儿’的概念,只是很多细分产品无婴幼儿标准可循”。米小芽的产品涵盖米粉等婴幼儿辅食、大米馒头等儿童主粮以及山楂棒等儿童零食。
“米粉品类可遵循《婴幼儿谷物辅助食品》的标准标注上婴幼儿辅食,而大米、馒头、山楂棒等品类则没有婴幼儿的相关标准可循,公司只能比照儿童食品的概念。”
展望未来:五年内行业规模或可达800亿元
在供给端不断有玩家入局的同时,需求端也有很大潜力,婴童零辅食行业未来发展可期。
肖波表示,目前我国婴童零辅食市场规模约为500亿元左右,而当前行业渗透率很低,只有20%—30%。相比之下,日韩等国家婴童零辅食市场的渗透率能达到60%—70%。未来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预计未来五年市场规模可达到800亿元。
尤其是儿童零食市场发展空间巨大。肖波认为,相对于婴幼儿而言,儿童涵盖的年龄段更广,人口也更多。更重要的是,目前儿童零食市场上的很多产品都有大量添加剂,市场需要迭代升级。
“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儿童零食这个市场,真正为儿童提供无添加、营养、健康的好零食。”
目前已有部分企业提出分阶喂养概念,从营养阶段、咀嚼阶段和口味阶段,分别设计与不同年龄阶段宝宝相配套的产品,这是否会成为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肖波认为,分阶喂养有其合理性,确实为消费者喂养带来了一定的便利性,但并不是绝对的,不分阶喂养同样可以实现营养的均衡。
在他看来,未来具备无添加概念以及有一定细分功能的产品会迎来更好的增长,例如,专门补充维生素的糖果、开胃的山楂糕等可以更好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