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婴童品牌网 > 育儿经 > 教育中心 > 应对“入园焦虑” 孩子需要“刚刚好”的共情

应对“入园焦虑” 孩子需要“刚刚好”的共情

婴童品牌网  发布时间:2019-9-9 9:52:46
摘要:九月开学第一周,对于正处于入园适应期的小朋友和家长们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孩子上幼儿园,不论是在现实层面,还是在心理层面上都意味着与父母的“分离”。“分离”会激发孩子很强烈的情绪体验。每个孩子都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适应和挣扎,才能慢慢适应这个成长的变化。

  九月开学第一周,对于正处于入园适应期的小朋友和家长们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孩子上幼儿园,不论是在现实层面,还是在心理层面上都意味着与父母的“分离”。“分离”会激发孩子很强烈的情绪体验。每个孩子都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适应和挣扎,才能慢慢适应这个成长的变化。

  今天我就来谈谈,在应对“入园焦虑”的过程中,父母如何帮助孩子更为有效地进行“情绪调节”。

  孩子需要“刚刚好”的共情

  Regina Pally博士在《反思的爱》一书中,用专门的篇幅阐述了“情绪调节”的基本过程:

  “当父母运用共情来安抚孩子的痛苦时,(大脑的)镜像系统会参与到这个过程中。……孩子先表达自己情绪的痛苦,父母的镜像系统重现了孩子表达痛苦的行为,继而会激活父母的情绪中枢,所以父母可以感受到孩子的一些痛苦的感受,但这种感受会把孩子的情绪痛苦以缩减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一来,孩子又会镜映父母缩减后的情绪痛苦,继而孩子内在的情绪痛苦就会减少。”

  基于这样一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当孩子面临“入园焦虑”时,父母最有效地回应状态应该是:既可以体会、感受孩子的情绪(焦虑、难过、害怕等),但同时又可以通过“适度缩减”的方式反馈给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情绪就得到了调节。

  当孩子在幼儿园门口拉着你大哭时,你虽然也舍不得孩子,也很难过,但你仍然可以相对平静地跟TA说话,安慰TA,最后你可以安心地跟TA说再见。

  这个过程中,你其实已经通过你的行为和情绪状态帮助孩子进行了“情绪调节”。更为重要的是,孩子可以在与父母的互动中,学会这种方法并内化,当父母不在身边时,他们可以依靠自己来进行情绪的调节。

  父母共情的常见“误区”

  上面描述的过程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状态,每位父母在第一次面临这样的困难时,很难做到“刚刚好”的共情。在情绪的压力下,当父母尝试对孩子进行“情绪调节”时,一般会发生这样两种情况:

  1、共情过度

  简单地讲就是父母体验到的情绪远远超过了孩子所体验的情绪。当孩子要与父母分开时,他们肯定会难过,会不舍,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情绪和感受都处于他们年龄可承受的范围内。经过一定的帮助和调节,他们可以应对这些困难。

  很多父母会有这样的感叹:

  “看着孩子哭的样子,感觉好可怜呀,天都要塌下来了!”

  “感觉特别对不起孩子,自己太狠心了!”

  如果爸爸妈妈感受到了类似上面这些非常强烈的情绪,甚至比孩子的反应还要大。那么在这样的状态下,就没有办法帮助到孩子,相反会增加孩子的情绪负担,会让孩子更加的焦虑和恐慌。

  2、共情不足

  有些家长在面对孩子的痛苦情绪时,会通过“回避”或者“否认“的方式来应对。对孩子的情绪表达没有什么反应,或者认为自己的孩子完全没有“入园焦虑”。

  这些家长会有类似这样的表达:

  “上个幼儿园至于这么难受吗?太脆弱了!:

  “我家孩子什么反应都没有!完全适应”

  “孩子很坚强,一点负面的情绪都没有!”

  事实的情况是,“入园焦虑“人人都会有,面对这样一个巨大的变化,孩子肯定会有很多复杂的情绪。有的父母可能不愿意感受这些负面情绪,甚至觉得有些难以承受,他们可能就会通过关闭自己感受通道的方式来应对。但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的情绪没有办法被父母”看见“,也就没有办法进行有效的情绪调节。

  无论是“共情过度”,还是“共情不足“,大多数时候都与父母的内在因素相关。如果一个妈妈(或者爸爸)在自己的成长经历中有过一些比较深刻的“分离体验”,当他们面对与自己的孩子分离时,这些深藏在潜意识中的情绪体验就会在这样的时刻被激发出来。大多数父母如果不去关注或者觉察,很难留意到它们的存在。往往在帮助孩子的过程中会通过以上两种形式呈现出来。

  如何为孩子提供“刚刚好”的共情

  1、及时按下情绪的“暂停键”

  当家长和孩子一起陷入强烈的情绪体验时,往往丧失了“反思能力”(一个人理解自己和他人行为、情绪、意图等心理状态的能力),这会将家长自己和孩子置于一个很困难的境地之中。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让自己停下来,不让自己继续陷入过于强烈的情绪体验中。或者当你感觉自己“异常平静”时,你需要思考:你想通过这种方式来抵御什么?停下来,才是是帮助孩子的开始。

  2、认识到“自己的感受”,并不等于“孩子的感受”

  虽然父母们在尽可能地对孩子“感同身受”,但是你的感受并不等同于孩子的感受。正如上面内容中提到的,你可能感受到了比孩子更多的痛苦,或者你“否认”了孩子的痛苦。无论哪种情境,父母都需要认识到:你和孩子是完全独立的个体,你和孩子的体验并不会完全相同。当父母可以把自己的情绪状态和孩子的情绪状态做出区分时,才能更好的理解自己,才能真正“看见”孩子的状态,进而给予孩子所需要的帮助和支持。

  3、接纳孩子的情绪,同时把握好边界

  孩子的每一个成长和进步都会面临必不可少的情绪波动。三岁的小朋友进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尝试开始集体生活,这其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是非常大的。所以,父母需要给孩子表达情绪留出充足的空间。让孩子感受到你理解TA的难过。你允许TA难过,但同时也向他传达这样一种信号:所有的痛苦和难过都会过去的。

  虽然这些挑战和压力是巨大的,但并没有超出孩子可以承受的范围,所以父母们需要在接纳孩子的同时,把握好边界,为孩子提供与年龄相适应的帮助和支持。当你在犹豫要不要把孩子带回家时,也许你可以想一想,孩子真的需要你这么做吗?你也可以回想一下,昨天孩子虽然也是哭着进去的,但很快就跟小朋友一起玩耍了。孩子其实可以面对和处理这些困难。如果你可以把握好边界,孩子会更好地适应新生活。

  结 语

  入园不易,爸爸妈妈们仍会面临很多的艰难险阻。但如果你回想一下自己小时候的经历,不论多么难熬,多么痛苦的“入园焦虑”,你们不都挺过来了吗?所以,相信你的宝贝在你“刚刚好“的共情陪伴下也一样可以的!

  本文作者: 戴艾芳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注册心理师

关键词标签:幼儿园,入园焦虑
资讯推荐
网友留言
暂无留言
在婴童品牌网请文明留言,共建绿色、健康的互联网环境。
特别提示:
·如本网部分转载之资讯、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本网发布该文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婴童品牌网联系。
·凡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归本网所有,其他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转载时须在明显位置注明信息 来源:婴童品牌网www.01baby.com。
婴童品牌网旗下城市站: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石家庄 广东 广州 汕头 深圳 江苏 南京 苏州 浙江 杭州 宁波 安徽 合肥 福建 厦门 漳州 湖北 武汉 江西 南昌 山东 济南
 青岛 河南 郑州 山西 太原 湖南 长沙 海南 四川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贵州 云南 陕西 西安 甘肃 青海 内蒙古 广西 西藏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