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婴童品牌网 > 育儿经 > 宝宝手册 > 孩子的噩梦从何而来 你知道吗?

孩子的噩梦从何而来 你知道吗?

婴童品牌网  发布时间:2019-9-6 10:13:32
摘要:人们经历的事情越多,梦的复杂离奇程度可能会越高。跟成人比起来,小孩子的生活经验终究是有限的,虽然他们很有想象力,但这也要基于他们大脑之前摄入的信息基础,所以可以简单说来,孩子的梦还是对以往信息的大脑再加工。

  虽然孩子年纪小,但是他们也会做梦。至于成人的梦,素有解梦一说,但大多也是仅供娱乐而已。做梦是怎么一回事呢?心理学者将其界定为快速眼动时期:人的身体其他部位虽然已经休息,但是大脑内部并没有休息,而是还要对一些“感兴趣”,令其兴奋的信息进行加工,因为大多属于非意识层面,所有很多信息也是天马行空地组合在一起,而人们对梦的记忆也多属于回忆,而非现场报道,所以常会有所出入。

  人们经历的事情越多,梦的复杂离奇程度可能会越高。跟成人比起来,小孩子的生活经验终究是有限的,虽然他们很有想象力,但这也要基于他们大脑之前摄入的信息基础,所以可以简单说来,孩子的梦还是对以往信息的大脑再加工。

  噩梦,通常指那些不好的梦,给孩子带来不好的体验,让孩子感觉难受不舒服,有些孩子甚至会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半夜哭醒,莫名大声哭闹,表现出很是害怕的样子,父母询问,也说不出所以然,只会念叨自己害怕。大约安抚20-40分钟,有些孩子才会继续睡去。第二天醒来,似乎什么都不记得了,貌似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如果这样的事情,连续几天,甚至一两周出现,父母就会很担心,也确实要引起父母的注意。

  无论孩子的表现如何,噩梦带来的总是负性情绪偏多,比如恐惧、愤怒、伤心等。孩子这样的体验一定是在生活中的哪些环节里深刻体验到了这些内容,但是没能得到即使彻底地疏导消解。

  孩子的噩梦往往来源于四种经验路径:

  同伴交往经验

  同伴之间是最容易发生冲突和竞争的群体。这里的同伴也包括家里的兄弟姐妹。“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句话也同样适合于孩子,噩梦梦里遇到什么,都离不开日常的生活经验。比如,有的孩子白天跟小朋友挣抢玩具了,虽然最后成人出面干预,两个人轮流玩,或是谦让,但是有些孩子就会把这种愤恨带到自己的梦里,做噩梦时还会大声嚷嚷“别抢!这是我的!讨厌!你走开”说话的同时,手脚可能还会乱打乱踢。

  这些都在提醒成人,有时表面上的风平浪静,并不意味着孩子内心深处的情绪反应的完全消失,很多时候只是暂时淹没下去,被眼前的现实活动所转移和替代,孩子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沉浸在里面,或者是去计较。但是,孩子的大脑仍然记住了,一有空闲便会拿出来继续加工。

  信息摄入经验

  当前孩子有大量时间可以一个人度过,比如看动画片、电视节目、电影,这些活动有很强烈的视觉和声音刺激;还有的孩子有大量的阅读经验,绘本里的故事丰富多彩,虽然成人把关,会帮助孩子筛选出专为孩子提供的信息材料,但即使这样,每个孩子的心智发展各不相同,感受力差异也很大,同样的内容有些孩子就会一笑而过,有些孩子就会内心波澜。

  比如电影院里,我曾经带着四岁多的大女儿去看《喜洋洋》的电影。那是个寒假,很多孩子看到喜洋洋的爸爸妈妈出现在虚幻的电子屏上跟喜洋洋对话时,都欢呼了起来,特别开心,觉得太神奇了。可是我的女儿开始不停地哭了起来,她说喜洋洋的爸爸妈妈一定已经死啦,他再也见不到爸爸妈妈了。我安慰了好一会,她才平静下来,虽然最后也是笑着走出影院,但无论白天还是睡觉前,大概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她都会问我,爸爸妈妈是不是会一直陪着她,她不想跟爸妈分开,不希望爸妈生病,也不希望爸爸妈妈老去。

  学习活动经历

  有些内容,即使是有益身心的,可一旦超过孩子自身的承受能力,也会给孩子带来噩梦般的困扰。有位四岁多的小男孩,围棋下得特别好,以他小小年纪,初中二年级的哥哥都赢不了他,他痴迷于围棋。爸爸妈妈也帮他拜师学习,参加了一些高水平的培训班,孩子的兴趣特别浓厚。但是有一段时间,也是孩子每天在培训班里学习最认真刻苦的那段日子里,孩子常常从噩梦中惊醒,满脑门子都是大汗,嘴里说的也竟是打啊杀啊的话语。

  妈妈最初很困惑,因为孩子并没有接触这些血腥的内容,随即便怀疑,是不是太久沉浸在围棋的拼斗里,孩子的意识里全是这种打呀杀呀,吃掉别人几个旗子,如何保住自己之类的思考。于是,妈妈减少了孩子的围棋学习活动量,晚上到孩子的房间陪着他一起睡觉,睡前谈论一些有趣的笑话,白天除了下棋,爸爸还带着一起去户外散跑投球。这样的陪伴大约有一个月的时间,孩子的噩梦终于消失了。

  家庭生活的影响

  家,本该是孩子最放松的地方,父母本该是孩子最依恋的人,但是很多负性内容也发生在家里,程度过于激烈,频次过于高,孩子就容易陷入噩梦不断地状态。

  比如有的父母不会好好说话,所有的互动都不是为了分享和解决问题,而只是彼此斗气抱怨,相互责备,这时虽然没有直接针对孩子,但却让孩子感到厌烦和恐惧,因为这不是什么有效的沟通交流,而是负性情绪的泼洒!

  还有一些父母,忙碌了一天,很喜欢在晚上睡觉之前“教训”一下孩子,不把孩子的脑袋说到耷拉下来,不把孩子说哭,自己好像就没有尽到父母的责任一般。很多孩子也喜欢睡前疯一疯,不爱洗漱,遇到父母心情不好,缺少耐心的时候,势必一顿呵斥。带着父母各种责备和不满入睡的孩子,不做噩梦又能如何消解那些负能量?

关键词标签:做梦,噩梦
资讯推荐
网友留言
暂无留言
在婴童品牌网请文明留言,共建绿色、健康的互联网环境。
特别提示:
·如本网部分转载之资讯、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本网发布该文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婴童品牌网联系。
·凡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归本网所有,其他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转载时须在明显位置注明信息 来源:婴童品牌网www.01baby.com。
婴童品牌网旗下城市站: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石家庄 广东 广州 汕头 深圳 江苏 南京 苏州 浙江 杭州 宁波 安徽 合肥 福建 厦门 漳州 湖北 武汉 江西 南昌 山东 济南
 青岛 河南 郑州 山西 太原 湖南 长沙 海南 四川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贵州 云南 陕西 西安 甘肃 青海 内蒙古 广西 西藏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