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婴童品牌网 > 育儿经 > 宝宝手册 > 利用条件反射养成良好的行为方式

利用条件反射养成良好的行为方式

婴童品牌网  发布时间:2019-7-18 7:47:02
摘要:孩子太小, 他们连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和爱的需求都得不到满足时, 不可能有社交需求,也不会去分享。父母逼着去分享的行为不仅不能培养孩子的分享动机,反而会让孩子产生不安全感,甚至逆反心理。

  有这样一个观点,就是要尽量满足3岁前的孩子的要求,否则孩子会缺乏安全感。坦率地说我不认同这个观点,这可能与孩子需要早期教育的观点相矛盾。满足孩子的所有需求是不需要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而是需要大人进行自我教育,需要大人懂得如何理解孩子的需求。只有不能满足孩子需求的时候,才需要对孩子进行教育。教育的主要概念是教,教会孩子一项技能(比如语言、 生存能力),奠定一种思维方式的基础。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始学习语言,思维方式的基础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被父母搭建起来的。

  孩子3岁前的教育非常重要,可以说关系到孩子的一生。中国有句老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就是强调了3岁前的教育对孩子未来人生的重要性。孩子在3岁之前接受的教育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让孩子学会如何面对拒绝。让他们懂得这个世界不是按照他们的意愿存在的;必须让他们知道,什么样的要求是可以被满足的,而什么样的要求是无法被满足的;要让他们学会面对大人说“不”的状态,否则就会出现无理要求得不到满足而躺在商场地上哭、耍赖,令父母尴尬、旁人耻笑的情景;让他们学会理解爱和娇惯的不同。

  对我来说,孩子3岁之前的所有教育都是为她能够顺利进入幼儿园做准备的。幼儿园是她进入社会的开始,她必须要知道,在社会中除了父母,没有人会满足她所有的需求。老师不会,其他小朋友更不会。她必须要明白,在什么情况下,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很正常,即使哭闹也没用;在什么情况下,自己的需求有可能会被满足;在什么情况下,自己的需求一定会被满足。

  (1)让孩子学会面对拒绝

  我的孩子就是在3岁前完成的面对拒绝和学会爱的教育。她开始学走路的时候,摔倒了会趴在地上看着我们哭,渴望我们去把她抱起来。这个时候,如果要满足她,就需要把她抱起来哄她。我没有这样做,我会让她趴在地上哭一会儿,然后蹲下来鼓励她自己站起来,检查一下她是否有伤,如果没有,我就会对她说:“你看,没事儿。你自己站起来,真厉害,真棒,拉着妈妈手,咱们继续走吧。”一般夸她的时候,我都会亲她一下,帮她把眼泪、鼻涕弄干净。

  孩子想要的东西,不该买的我绝对不给买。所以我的孩子从来不会在要求不被满足的时候哭闹,因为她从小就知道,哭闹无效。大人要让孩子从小就知道什么叫诚信,就是大人说话要算话,答应给孩子买的东西,一定要买,不答应给买的,孩子怎么闹都不能给买。同时也要让孩子学会有诚信。我的孩子学说话和理解话的时候,我们让她首先懂的一个抽象的词就是“不”。而这个“不”字的含义,不仅是我们拒绝她的一些要求,她对我们说“不”的时候,我们也会遵守她的合理要求。

  比如我们让她吃饭,她只要说“不”,那么我们就不给她吃,并会问她:“你是现在不饿对吗?那你可以不吃,一会儿你饿了再吃。”孩子因为生存的本能,很快就能领悟到“不”的含义。而且大人必须先给他建立的反射就是大人说“不”,就是没有的概念,慢慢再给他建立大人说“不”就是不能满足他的需要的概念。

  作为大人,必须要教给孩子,如何减少被拒绝的方法。比如训练孩子说礼貌、客气的语言,请求对方满足自己的需求;学会自己满足自己的需求,比如自己学会吃饭,自己学会用饮水机倒水,自己坐尿盆,等等;或者找到可以满足自己需求的其他方式,比如她想要玩儿的玩具其他小朋友不给,她不会死活要玩儿这个,而是很快可以发现其他觉得好玩儿的玩具;等等。 这些方法,很多都是需要家长用条件反射来训练的,需要家长动脑子去教育的。

  如果3岁之前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那么3岁以后再想重新培养孩子一个好的习惯、好的意识就晚了。要让孩子从建立意识开始,就建立一个正确的意识,而不是让孩子从小先培养一个坏习惯,然后长大再去改正。这样的教育方式并不妥当,因为改变很难,特别是孩子不具备自我改变的意识。让孩子改正错误的过程才是造成孩子逆反心理的本质。因为他不想改,改变会让他心理上难受。如果孩子根本就没有做错,他也不用改变,也没有那么明显的逆反了。孩子逆反是因为他的思想和父母的思想发生了冲突,而他的思想正是建立在父母早期教育的基础上。孩子的逆反,是孩子对父母既往教育的反抗,是现实和父母既往给孩子构建的童话世界的冲突造成的。

  多年以前有个朋友问我如何面对孩子无止境的需求?如何对待3岁小孩子最常见的这个也要,那个也要?在自己家是,在别人家看到喜欢的也想要。拉着他不理他的感受就走,会给孩子留下冷漠、被忽视的感觉,但又不可能无止境地满足他的愿望。对于3岁之后的孩子的这些要求该怎么处理?

  面对这个问题,我当时是这样回复她的。

  这个问题证明了孩子3岁前必须要教育的重要性。家长必须要让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知道,在自己家里也不能他要什么就给什么,在别人家里更不允许。这个时候最重要的不是考虑孩子感觉被冷漠了,而是告诉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赏,什么是罚。要让孩子明白“不”字的现实含义都包括什么行为。

  家长现在重视孩子的所谓被忽视的感受,满足了他,但是这种行为会误导他觉得以后谁都会满足他。到了其他公共场所,比如幼儿园,他会认为谁都要满足自己的要求,否则就去抢、去哭闹。这就是所谓的没有教养的熊孩子。

  父母的责任不仅是在孩子小的时候,让他快乐地在父母身边,还要培养他长大以后几十年独立快乐生活的能力。 所以父母就是要利用孩子现在不得不在你身边的这十几年机会教育他,让他以后几十年不在你身边的时候,能够懂得社会、懂得自我教育,过好未来更长的日子。这样做父母的才能真正放心养老。

  我的女儿3岁的时候,出门前我们就告诉她,如果她看到喜欢的东西,可以告诉大人,大人觉得她需要就会给她买,大人觉得她不需要,就不会给她买。虽然她对我们说的话似懂非懂,但是如果她看到想要的东西,我说不给买就是不给买。而且我会告诉她,大人永远说话算数。这也是为了让她慢慢理解,说话算数这个抽象词汇。往往孩子一闹,大人就给买,也是大人说话不算数的表现,孩子慢慢地就知道大人的拒绝没有意义。 有过一次,孩子下次还会闹。如果第一次就制止,以后也就没有了。

  所以大人的言行也是对孩子身体力行的教育,什么叫遵守承诺,什么叫坚持原则,都是在对待孩子的各种问题时,让孩子慢慢体会的。

  对于孩子的教育,不要过分强调在乎孩子的感受,也包括教育孩子理解他人的感受。要让孩子知道, 这个世界不是按照他的要求存在的, 他必须懂得什么是受到制约。这个世界不是所有他喜欢的东西就必须占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胡闹是丢脸的行为,是可耻的。告诉孩子,该给他买的,他的需要只要合理大人一定会给他买;如果是不合理的,就坚决不给买。

  还有一点就是,大人一定要树立说话算数的威严。说不给买,就是不给买;说不能要,就是不能要,即使人家塞给他,也要拿出来还给人家。让他知道大人的威严是什么,否则以后大人在孩子心中也没有一个好的形象。这点我和我的老公特别一致,所以我的孩子特别清楚,我说不行的,她不会再问第二次,我答应给她的东西,想方设法也要给她买到。

  (2)让孩子学会拒绝他人

  多年前一个女性朋友在我的微博中留言问:如果对方孩子喜欢你孩子的玩具,你会不会要求她给?

  我当时很明确地答复她说:“我不会。”

  我都把这个权力交给我的女儿,我对女儿说:如果是你自己喜欢的东西,别人想要,而你又不想给,你有权利说不给。这是在捍卫你自己的东西。如果你想用送给别人东西来换取别人和你玩儿、和你好,那你就不要之后心疼后悔。给了就是给了。如果别人就是想玩儿一会儿,并不要你的东西,你要大方地拿出来和大家一起玩儿,玩具大家一起玩儿才有意思。”

  我女儿小时候,遇到小朋友要她的东西,她有时候会给,有时候就说不给,因为她也喜欢,这个东西是她的。即使对方的孩子哭闹,我也会站在女儿这边,不会劝说女儿给对方,而是告诉那个哭的孩子:“这是她的玩具,她自己也喜欢,她可以不给你。如果你喜欢,可以让你的父母给你买。这不是她小气,而是她有权利决定自己的东西要不要给其他人。”

  其实我非常清楚,那个哭闹的孩子听不懂我说的话,我的话是说给那个孩子的家长听的。我不怕对方觉得我小气,也不在乎他怎么评价我。我在乎的是我应该用什么方式教育女儿懂得如何学会保护自己的权利,如何做人。

  我也提倡女儿和人分享,但并不是培养她要别人东西的习惯。我对孩子的教育就是,有些东西因为爱心,该给就要给;有些东西与爱心无关,而是纵容别人的贪婪,那么该不给就不给。同时教给孩子学会说“不”。

  分享并不是别人要就给。分享中学会珍惜保护自己的利益,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懂得的知识。

  关于分享,我曾经在我的微信公众号里面写了一篇名为《谈谈中国式分享教育》的文章,主要阐述了我对分享教育的理解,也是我对孩子面对分享这个概念的教育思路。既然谈到教会孩子说“不”的话题,就一起放在这里好了。

  我曾在一个购物中心看到了一个情景,心里很不舒服。一个妈妈推着一个小车,小车里面坐着一个1岁左右的男孩子,旁边跟着车子走的还有一个1岁左右的怀里抱着一个小熊的女孩子。我不知道他们在购物中心里面转了多久。我看到车里面那个小孩子在挣扎着哭闹,似乎想要从车里出来的样子。然后这个妈妈和小女孩说了一句什么,就把女孩子的小熊拿过来给了这个正在哭闹的孩子。这个小女孩傻愣愣地看着弟弟,看着她的小熊被妈妈塞给了弟弟。但是这个弟弟拿到小熊稍微好了一下,把小熊一扔又开始不停哭闹。这个妈妈没有办法,就把车停在了我的对面,把车里的孩子抱起来哄。这个小女孩看妈妈抱着弟弟,就抱住妈妈的腿说:“妈妈抱抱,我累了。”只听这个妈妈不耐烦地说:“你没看到我在哄弟弟吗?别抱着我的腿,去把地上的小熊捡起来。”这个小女孩乖乖地走过去把小熊捡起来抱着,站在车边上一直看着妈妈哄弟弟。

  我不知道大家看到这个画面心里会有什么感受。我当时有想要流泪的感觉,这样类似的情景我小时候经历过。此时此刻,这个妈妈根本不在乎这个小女孩的心理,她可能以为无所谓,但是她不知道,小女孩的心已经受到了深深的伤害。我估计这样的场景会经常在这个家庭里面重复上演。我不确定这是不是一个重男轻女的妈妈,但是我知道,这样的情景在某些家庭也会出现在哥哥和妹妹身上。因为家长有一个错误的认识,就是觉得小的更应该受到关注和照顾。他们忽视了三四岁的老大在家庭中其实也是小宝宝,他们的需求也是需要被重视和满足的。

  很明显,这个也属于宝宝年龄的姐姐也正在渴望得到妈妈的关注和爱。她也走不动了,她也需要得到妈妈的抱抱以求鼓励和安慰。现在却因为有了弟弟,妈妈的爱被分走了,甚至自己喜欢的玩具,在弟弟需要的时候,也必须拿来和弟弟“分享”。她的落寞却无人在乎。

  大家总是喜欢谈分享,但是有几个人真正清楚分享的概念并了解分享的心理是如何产生的?分享是指和别人共同享受(欢乐、幸福、好处等)。分享的解释很清楚,其主要是为了享受,也就是分享的目的是得到更多愉悦的感受。如果和人分享的时候,没有丝毫享受的感觉甚至感到痛苦,那就不符合分享的定义。因此分享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主动的令人高兴的行为,这个行为可以给人带来快乐而不是痛苦。

  从行为心理学上来说,分享行为不是教育出来的而是一种自我愿望。比如面对灾区,我们主动捐款和被单位扣工资当捐款,心态一样吗?前者符合分享的定义,后者是一种不情愿的强迫。

  很多人总是认为教育孩子学会分享,要从分享孩子所拥有的物质开始。但观察生活我们就会发现,平时分享最多的是精神层面的体验,并不是把我们拥有的物质分给他人。比如我们去吃了什么好吃的,会乐于告诉别人哪里有好吃,推荐别人去吃。而别人得到这个分享的信息就会很高兴去品尝,发现确实如此,就会肯定推荐人的口味。这个时候,两个人会因为拥有了相同的体验和快乐而成为朋友。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分享的例子。但是在这个例子里面,并没有分享某个人拥有的物质。还有一个关键,分享是自愿的,而不是因为某一方的索要。比如我们给乞讨的人钱或者食物时,没有人会认为自己的举动是在和乞讨的人分享,我们也没有产生分享的那种共鸣和快乐,而是出于同情或者无奈。

  当一个孩子索要甚至抢夺自己孩子的玩具或者食物的时候,家长让孩子拿出来,也不可能让孩子体会到分享的快乐。

  告诉孩子要学会和兄弟姐妹分享父母的爱,分享自己的食物、玩具,等等。这些被大人拿来教育孩子学会分享的东西,有几个孩子会真心认为这是一种内心的享受?

  如果家里经济条件差, 父母精力有限,只能提供一份物质,只能照顾一个孩子,那就不要多生,先让一个孩子过好有完整的爱和父母关注的童年生活。否则对每个孩子都不公平。

  再来谈谈谦让和谦虚的教育。我查了一下字典,谦让的定义是谦虚退让。谦虚这个词意思比较微妙。字典里面定义的谦虚是不自满,能够正确地评价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能够听取不同意见。但是“谦虚”里面这个“虚”,是什么意思呢?如果是虚心学习和听取意见,那么就说明此人实际上能力不足或者有缺点,所以不具备得到的条件,那么根本就不是需要退让的问题了。

  如果自己其实觉得自己很好,但是出于一种特殊情况或心理压力,不得不说自己不够好,不具备得到的条件,然后出现退让行为。这不是一种说违心话的行为吗?明明觉得自己很好的孩子,偏要让他说自己不好?

  我教育我的孩子要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她好就是好,不需要说自己不够好,她完全可以为自己感到骄傲;她不好就是不好,就要自己认识缺点并想办法改正。我还教育孩子如何遵守社会规则和法律。要清楚什么是她应有的权利,什么是别人的权利,如何捍卫自己的权利,如何尊重他人的权利。

  比如在公交车上,有老弱病残孕专座,如果我们不属于这类人,而坐在了这个座位上,我们就必须给这样的人让座。因为坐这个座位是符合要求的人的权利,所以不符合这个条件的人给这些人让座不是谦让,而是他们必须要做的,否则就侵犯了人家的权利。

  既然谦让的定义是谦虚退让,所以谦让不等于分享,两者从心理上有着本质的区别。分享是主动的,是自愿的,是真诚的。有时候指责别人自私,不懂谦让、不懂分享,不过是想要占别人的便宜没得逞的道德绑架而已。

  我的女儿是独生女,她从小拥有我们全部的爱,所以她没有接受过谦让教育。我教育她在幼儿园不要和其他小朋友抢东西,是为了让她拥有一个“令人喜欢的孩子”的品质。而满足她对同样东西的渴望,来自我们在家让她拥有足够的、最好的,让她对差的东西根本没有需求。所以她才能根本不屑于和其他孩子去争抢。

  但是在老师眼里,她就是一个拥有谦让品质的懂事的孩子,而且她是一个非常懂得与人分享的孩子,她懂得和学习不好的同学分享她的学习经验和方法,懂得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因为她渴望拥有更多的友谊和朋友。同时,她也是个懂得捍卫自己权利的孩子。

  在孩子小时候,我就告诉她:如果是属于你自己心爱的东西,你不愿意给他人的时候,有权利不给。他人没有权利白要属于你的东西,除非他拿你喜欢的东西和你交换。这是未来社会生存的基本法则。

  我也不会让我的孩子动不动就要别人的东西,我会告诉她:这个世界没有白来的东西。你喜欢的东西,在你小时候要靠父母努力工作去挣钱得到,你长大了就要靠你自己努力挣钱去交换。想要不努力就得到别人的施舍和赠予,说明你已经是个没出息的人了。

  曾经我们家发生过这样一件事。苹果公司出iPod shuffle的时候我老公就给女儿买了一个,后来出iPod touch又给她买了一个。女儿上8年级的时候,我老公来加拿大探亲,又给女儿买了一个苹果手机。我当时有一个国产的MP3坏了,想买一个新的。我老公说:反正孩子有这么多可以听音乐的设备,iPod shuffle过时了,她也不用了,但是听音乐很好用,你就拿去用吧。”他就擅自把iPod shuffle从孩子抽屉里面翻出来给我了。

  晚上孩子放学回家,发现自己的抽屉被翻动过,就问我是不是翻了她的抽屉。我说是爸爸给我找MP3所以翻了她的抽屉。女儿不高兴了,晚上很郑重地和我们开会谈话。谈话的内容就是对爸爸的两个行为表示不满,一是擅自翻她的抽屉,二是没有经过她的允许就把属于她的东西送人。

  她爸爸对翻她抽屉做了解释并承认了错误,但是对她提出的第二点不能接受。理由是,这些东西都是他给买的,况且这些东西女儿都不用了,闲置在那里,而妈妈的MP3坏了,他找出来给妈妈用怎么不可以?为什么她那么自私?

  女儿的理由是:首先,东西虽然是爸爸买的,但是爸爸送给了她,那么这个东西的所有权就是她的。因此爸爸没有权利把属于她的东西,不经过她允许送人。其次,如果妈妈需要,爸爸完全可以在她晚上放学回来后和她说,她也会高兴地给妈妈的,甚至可以给妈妈最好的。但那是她自愿给妈妈的,而不是被爸爸强迫的。最后她强调,她并没有说不给妈妈用自己的东西,所以谈不上自私。万一这个东西里面存有她认为重要的东西呢?如果妈妈不知道,给删除了呢?爸爸如何判断,这个看似闲置的东西,就一定是她没用的?她生气的是爸爸不尊重她的隐私权和财物所有权,而不是把东西给了谁。

  坦率地说,我觉得孩子说得没有错。我们很少接受这种捍卫自己财物所有权的教育,也考虑不到孩子的心理诉求。比如我们的夫妻之间都没有隐私权,也没有财物所有权,可以不经过对方的同意就把对方不用的东西送人。对孩子的东西更是,觉得占地方就扔,觉得孩子不玩儿了就送人。但是时代不同了,孩子接受的教育,让她更懂得什么是自己的权利必须捍卫,什么是他人的权利不能干涉。而这种教育恰恰是很多父母缺乏的。

  马斯洛的人类心理需求发展轨迹说明,真正懂分享的心理和行为不是教育出来的,而是一种需求上升到一定阶段的自然表现。这是马斯洛需求理论中社交需求的体现。当孩子有社交需求的时候,他自然就懂得用分享来交换友谊。所以最初的分享往往来自对物质需求得到了极大满足以后。当人的需求还处在马斯洛需求最底层,物质需求还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他是不可能有分享需求的,也没有自我实现的需求。

  我的结论就是分享的需求和行为不是教育出来的,与家里几个孩子也没有任何关系。独生子女有社交需求,有交朋友的渴望的时候,他们照样懂分享。因为分享的动机不过是一个人社交需求(精神需求)下产生的社会行为而已。如果一个人不懂分享,要不就是他拥有极度的不安全感,要不就是他的生活还处在最基本的需求都没有满足的状态,因此他没有分享的动机和需求。

  孩子太小, 他们连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和爱的需求都得不到满足时, 不可能有社交需求,也不会去分享。父母逼着去分享的行为不仅不能培养孩子的分享动机,反而会让孩子产生不安全感,甚至逆反心理。

  做父母的要先学会给孩子充分的爱和关注,这比让孩子学会分享更重要。分享不需要去学,当他们有社交需求的时候,分享行为自然会产生。

关键词标签:教育方式
资讯推荐
网友留言
暂无留言
在婴童品牌网请文明留言,共建绿色、健康的互联网环境。
特别提示:
·如本网部分转载之资讯、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本网发布该文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婴童品牌网联系。
·凡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归本网所有,其他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转载时须在明显位置注明信息 来源:婴童品牌网www.01baby.com。
婴童品牌网旗下城市站: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石家庄 广东 广州 汕头 深圳 江苏 南京 苏州 浙江 杭州 宁波 安徽 合肥 福建 厦门 漳州 湖北 武汉 江西 南昌 山东 济南
 青岛 河南 郑州 山西 太原 湖南 长沙 海南 四川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贵州 云南 陕西 西安 甘肃 青海 内蒙古 广西 西藏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