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婴童品牌网 > 孕婴童行业资讯 > 婴幼儿奶粉 > 贝因美或与恒天然分手:互相拖累 业绩逐年下滑

贝因美或与恒天然分手:互相拖累 业绩逐年下滑

婴童品牌网  发布时间:2019/5/16 9:36:17
摘要:业内人士分析称,透过此事不难看出,双方对于合作的“不满”态度,从最初的克制正逐渐转向激烈。事实上,无论是贝因美还是恒天然,都没有实现当初对于合作的期望,贝因美业绩逐年下滑;而身为第二大股东的恒天然也深受其害。若“分手”成定局,“失去”恒天然的贝因美,虽然可以轻装前行,但无疑也将承受资金和奶源等方面的压力。

  贝因美和恒天然似乎又有了决裂的苗头。5月15日,贝因美发布公告称,恒天然目前正在评估对贝因美的投资,未来不排除减持的可能性。业内人士分析称,透过此事不难看出,双方对于合作的“不满”态度,从最初的克制正逐渐转向激烈。事实上,无论是贝因美还是恒天然,都没有实现当初对于合作的期望,贝因美业绩逐年下滑;而身为第二大股东的恒天然也深受其害。若“分手”成定局,“失去”恒天然的贝因美,虽然可以轻装前行,但无疑也将承受资金和奶源等方面的压力。

  恒天然“变卦”

  贝因美发布的公告显示,恒天然目前正在评估对贝因美的投资,但尚未做出任何在未来6个月内减持股份的正式决定,不排除存在该期间减持股份的可能性。如果恒天然决定在未来6个月内减持股份,届时将按照相关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对于入股贝因美,恒天然也曾抱有极大期望,除坐收股东之利外,贝因美还可以为恒天然在中国市场提供强大的分销渠道,扩大旗下安满品牌婴幼儿营养制品在中国的销售覆盖范围,从而实现股价和营收的双收。

  只不过事与愿违。数据显示,2015-2018年,贝因美分别实现营收45.34亿元、27.64亿元、26.6亿元、24.91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0.2%、39.02%、3.76%、6.38%;净利润分别为1.04亿元、-7.81亿元、-10.57亿元、4111万元,除2015年实现净利增长外,2016年和2017年均出现大幅亏损。即使贝因美在2018年实现扭亏为盈,但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出售资产、获得补助等非主营业务得到的收入。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若以贝因美股票6.24元的价格计算,对比恒天然2015年收购时每股18元的价格,持有贝因美192427112股股份的恒天然浮亏22.63亿元。恒天然对贝因美的投资亏损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早在去年就有消息称恒天然因不满亏损,欲并购贝因美实现完全接盘。彼时,虽然恒天然回应传闻不实,但也公开声明对贝因美持久以来的业绩表示“极端失望”。

  根据2018年报,恒天然亏损1.96亿新西兰元,对贝因美的投资减值4.39亿新西兰元。关于提升业绩,恒天然表示,一方面是对主要资产和合作伙伴关系重新评估,分析其是否达到投资回报目的,以及是否可以在未来两三年内扩大规模并增加价值,其中就涉及对贝因美的投资进行战略复核。

  就恒天然评估贝因美投资是否会减持股份的问题,乳业专家宋亮表示,是否会对贝因美减持股份要看恒天然的具体评估,不过就目前而言,恒天然确实亏损很大。

  贝因美“后悔”

  恒天然不满,贝因美也对这桩“联姻”抱怨不已。在不久前的4月20日,贝因美董事长谢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引入恒天然是其最后悔的两件事之一。他认为,中外企业理念差异巨大,恒天然的决策效率低下,无法真正理解中国消费品市场,反而拖累了贝因美。这被业界理解为谢宏公开表示对恒天然的不满,贝因美准备向恒天然摊牌。

  记者注意到,贝因美与恒天然的关系,在贝因美创始人谢宏回归前后,双方对于合作的“不满”频繁起来。2018年3月,谢宏正式复出任贝因美董事长,同年12月,引入长城国融;今年1月,贝因美宣布出售达润工厂全部股份给恒天然;3月,恒天然董事朱晓静离职;4月,谢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引入恒天然是其最后悔的两件事之一。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谢宏复出建立起以谢宏、包秀飞为核心的贝因美高管层后,引入长城国融有借助国资力量打击恒天然的意味,出售达润工厂则让贝因美和恒天然“分手”初显倪端,而恒天然董事离职和谢宏直言后悔是贝因美直接施压恒天然的表现。

  据了解,贝因美和恒天然的合作主要有三个方面:2015年,恒天然收购贝因美18.82%的股权,成为贝因美的第二大股东;同时,恒天然通过贝因美的渠道销售自有品牌安满,以及成立合资公司收购达润工厂。目前就这三方面来看,贝因美和恒天然只剩下股权合作。

  2015年贝因美发布的恒天然要约收购结果公告显示,希望引进一名乳制品行业的全球战略投资者,以进一步增强其业务。而恒天然集团在全球牛奶和乳制品采集、加工和销售方面都占据全球领先地位,与恒天然合作后,贝因美不仅将获得新西兰奶源供应,与此前在爱尔兰的奶源互补,也将获得恒天然的技术与管理支持。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与恒天然合作也并没有让贝因美得偿所愿。

  虽然贝因美和恒天然均未明确表态,但在经济学家宋清辉看来,贝因美和恒天然的关系已经十分微妙,未来很难“同舟共济”,大概率会以分手告终。同时,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也表示,根据这么久的观察,贝因美和恒天然最终肯定会分手,但具体时间现在很难判断。

  “分手”快不快乐

  贝因美和恒天然的互相“甩锅”,意味着双方对合作均感到不满。宋亮认为,如果最后贝因美和恒天然真的“分手”,那么对于贝因美来说将是如释重负。

  其实,作为第二大股东的恒天然对贝因美也有过帮助。2014年贝因美业绩大幅下滑,净利润下降90.45%,恒天然在2015年的注资无疑是雪中送炭。此外,在贝因美生死攸关面临退市之际,恒天然也出手回购了数年前卖给贝因美的达润工厂。

  不过,在接受恒天然帮助的同时,业绩不佳的贝因美也承受着很大压力。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现在贝因美算是步入发展正轨。贝因美一季度报告显示,主营业务开始回暖。在此之际,没有来自于第二大股东压力的贝因美,将有更大的自由和权力去做它想进行的措施和策略。

  而对于恒天然发挥的融资作用,贝因美可以通过出卖资产、其他融资等方式进行。此外,根据贝因美最新公告,长弘基金不存在减持计划。不过,对贝因美来说,若失去恒天然,也意味着失去很大一部分融资以及奶源供应等现实问题,具体影响目前并不明朗。

  在宋亮看来,贝因美与恒天然的合作目前未达到预期,无论是贝因美还是恒天然都很遗憾,“分手”将根据恒天然的评估结果决定。如果“分手”的话,恒天然可能选择在贝因美股价较好时减持股份,但如果“不分手”的话,双方还是有一线希望能够把市场做大,把业绩做起来。

  对此,恒天然公关部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公司正在对贝因美这一投资进行战略复核,这项工作正在推进中。

关键词标签:贝因美,恒天然
资讯推荐
网友留言
暂无留言
在婴童品牌网请文明留言,共建绿色、健康的互联网环境。
特别提示:
·如本网部分转载之资讯、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本网发布该文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婴童品牌网联系。
·凡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归本网所有,其他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转载时须在明显位置注明信息 来源:婴童品牌网www.01baby.com。
婴童品牌网旗下城市站: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石家庄 广东 广州 汕头 深圳 江苏 南京 苏州 浙江 杭州 宁波 安徽 合肥 福建 厦门 漳州 湖北 武汉 江西 南昌 山东 济南
 青岛 河南 郑州 山西 太原 湖南 长沙 海南 四川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贵州 云南 陕西 西安 甘肃 青海 内蒙古 广西 西藏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