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婴童品牌网 > 育儿经 > 怀孕手册 > 遭遇妊娠斑怎么办?怎么去除妊娠斑?

遭遇妊娠斑怎么办?怎么去除妊娠斑?

婴童品牌网  发布时间:2016-5-4 9:50:41
摘要:孕期、产后妈妈,很多妈妈发现自己脸上多了很多遮也遮不住的斑斑点点,这些妊娠斑无论大小都有碍观瞻,应在孕期就开始预防。如果在怀孕时候进行了一定的防范措施,但还是长了妊娠斑,怎么办?好心情、抗氧化、激光都是治斑方法。

  刚生完宝宝的辣妈小美,近日“黑纱”遮面来到医院整形美容科求助皮肤科医生。“医生,生完二宝后,你看我这脸上,多了这么多斑斑点点,难看死了,你快帮帮我!”专家表示,孕期、产后妈妈,很多妈妈发现自己脸上多了很多遮也遮不住的斑斑点点,这些妊娠斑无论大小都有碍观瞻,应在孕期就开始预防。

  常见于怀孕4个月后鼻梁、双颊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落地,越来越多适龄夫妇开始备孕,成功怀孕的喜悦无可替代。可是,在怀孕过程中,各种问题也会接踵而至。

  “对爱美和注重保养的准妈妈来说,最苦恼和无奈的就是面部皮肤的变化了。”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整形美容科副主任医师赵欣欣指出,怀孕之后,随着身体激素发生变化,绝大多数准妈妈的乳头、乳晕、腹正中线肤色加深;此外,通常怀孕4个月后,脸上会出现茶褐色的色斑,分布于鼻梁、双颊,有时也可见于前额,呈蝴蝶形,称为“妊娠斑”。

  赵欣欣表示,大多数准妈妈在出现这些变化后就会很紧张,但其实只要我们知道妊娠斑的形成原因以及治疗方式,便可以进行合理的预防。

  作息规律、运动、注意防晒可预防

  赵欣欣解释,由于孕期脑垂体分泌的促黑色素细胞激素增加,大量孕激素、雌激素的分泌,致使皮肤中的黑色素细胞的功能增强,出现妊娠斑。妊娠斑属妊娠期正常的生理性变化,准妈妈、妈妈们不必过于担心。而对于一些对外貌要求高的女性来说,只需要怀孕时候多加注意,也能减少色斑的形成。如何减少色斑出现?她指出:

  1。要有规律的生活作息,按时休息。长时间熬夜导致的眼部疲劳,睡眠不足导致内分泌失调、面部色素沉积,容易形成妊娠斑。

  2。要均衡饮食。怀孕期间应补充丰富的维生素,多吃含维C的蔬果,如番茄、草莓、桃子等,它们都是天然的抗氧化物质,经常吃有助于祛斑养颜。避免摄取过多高糖、高盐、高脂的食物,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3。要保持良好的心情,戒掉烟、酒等不良嗜好。

  4。要控制体重的增长。整个孕期的体重增加最好不超过30斤。

  5。要适当运动。适合准妈妈的运动包括散步、孕妇瑜伽等。

  6。注意每天做好皮肤清洁及保湿,保持皮肤的健康。选用对皮肤刺激少的护肤品,避免浓妆艳抹。

  7。避免日光直射。因为紫外线(UV)会加强色素变化,而紫外线是无处、无时不在的,因此,无论晴天或是阴天都应该注意防晒。减少在阳光下的直晒时间,尤其是10:00-14:00之间要尽量避免日晒,外出还要戴遮阳帽、抹防晒霜。

  好心情、抗氧化、激光都是治斑方法

  如果在怀孕时候进行了一定的防范措施,但还是长了妊娠斑,怎么办?

  首先,应保持心情舒畅,注意休息,避免熬夜精神紧张。

  其次,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促进色素减退。或在专业皮肤科医生的指导下,口服维生素C,或按疗程进行维生素C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

  再次,在专业皮肤科医生的指导下口服适量氨甲环酸,每天两次。赵欣欣表示,低剂量长时间服用氨甲环酸可以很好地改善黄褐斑等妊娠斑,大量临床报道该治疗方法的有效率达80%。

  但是,如果以上措施都实施以后,还是不幸中招,怎么办?赵欣欣表示,还可以进行局部治疗:

  1。激光或强脉冲光治疗。应用大光斑低能量Q开关激光治疗黄褐斑,有良好的疗效,是近期较多用于治疗黄褐斑的方法。

  2。光子嫩肤。光子嫩肤对治疗黄褐斑有一定疗效。

  3。外用药物。外用酪氨酸酶抑制剂软膏,如5%氢醌霜、2%-4%曲酸霜及3%熊果苷等,涂搽后都有不同程度的疗效。该类药物为抗氧化剂,易在空气和日光中氧化,因此应封闭、避光保存。

  赵欣欣提醒,斑的形成与日晒有一定关系,且易复发。因此无论是预防长斑,还是黄褐斑的治疗时和治疗后,防晒都是首要的,否则治疗效果差且很快复发。

关键词标签:妊娠斑
资讯推荐
网友留言
暂无留言
在婴童品牌网请文明留言,共建绿色、健康的互联网环境。
特别提示:
·如本网部分转载之资讯、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本网发布该文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婴童品牌网联系。
·凡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归本网所有,其他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转载时须在明显位置注明信息 来源:婴童品牌网www.01baby.com。
婴童品牌网旗下城市站: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石家庄 广东 广州 汕头 深圳 江苏 南京 苏州 浙江 杭州 宁波 安徽 合肥 福建 厦门 漳州 湖北 武汉 江西 南昌 山东 济南
 青岛 河南 郑州 山西 太原 湖南 长沙 海南 四川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贵州 云南 陕西 西安 甘肃 青海 内蒙古 广西 西藏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