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婴童品牌网 > 育儿经 > 怀孕手册 > 坐月子能不能刷牙、洗澡? 真的是“越脏越好”?

坐月子能不能刷牙、洗澡? 真的是“越脏越好”?

婴童品牌网  发布时间:2013-12-30 14:57:48
摘要:产妇应避免使用冷水或凉水,因为产后触冷会使气血凝滞,以致于恶露不能顺畅排出,导致日后身痛或月经不调。只要体力允许产后第2天就应该开始刷牙,最好不超过3天。因为“月子”里产妇的会阴部分泌物较多,恶露要在产后4-6个星期内排清,所以每天应用温开水清洗外阴部,勤换护垫,否则生殖道中的细菌积聚,新妈妈会染上不少妇科炎症。

  坐月子该不该刷牙?该不该喝催奶汤?该不该……刚剖腹产生下一金牛宝宝的小优与其婆婆又为此产生了分歧,两代人的观点里有可取也有不可取的地方……

  争论一:刷牙还是漱口?

  小优:生产前我就去母婴用品店买了专门给产后坐月子妈妈刷牙用的牙膏,还有软毛牙刷和孕妇漱口水。婆婆说产妇一个月不能刷牙,我估计我得馊了,天天大吃大喝,一张嘴还不把小宝贝给熏倒?

  婆婆:月子里越邋遢越好,不要瞎折腾,去用什么孕妇牙膏,漱口水,会着凉的。她这会儿去用什么软毛牙刷刷牙的话,将来年龄大了,牙齿就会松动掉光,麻烦着哩。所以最多用温水漱口,还不能太频繁。

  点评:坐月子期间,新妈妈们都是要大吃大补的,所以进食次数较多,吃的东西也较多,如不注意漱口刷牙,容易使口腔内细菌繁殖,会发生口腔疾病呢。所以呀,产妇每天应刷牙一两次,可选用软毛牙刷轻柔地刷动。每次吃过东西后,应当用温开水漱漱口。

  只要体力允许产后第2天就应该开始刷牙,最好不超过3天。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在孕期注意摄取钙营养,保持口腔卫生,避免使牙齿受到损害。

  ②产妇身体较虚弱,正处于调整中,对寒冷刺激较敏感。因此,切记要用温水刷牙,并在刷牙前最好先将牙刷用温水泡软,以防冷刺激对牙齿及齿龈刺激过大。

  ③每天早晚和睡前各刷一遍,如果有吃夜宵的习惯,吃完宵夜后再刷一遍。

  ④可在产后的3天采用指漱,即把食指洗净或在食指上缠上纱布,把牙膏挤于手指上并充当刷头,在牙齿上来回、上下擦拭,再用手指按压齿龈数遍。这种方法可活血通络,坚固牙齿,避免牙齿松动。

  争论二:洗澡还是长毛?

  小优:婆婆说产后一个月内不能洗澡,可是要不洗的话我肯定会长毛的。我看书上说产妇可以洗澡,只要把水温调节好,洗后要弄干头发,而且别受凉就行。

  婆婆:不能洗!不但不能洗澡洗头,最好也别洗脸,只能用热毛巾轻轻擦,手重了,皮肤一摸都会疼。坚持一个月,以后一辈子都没什么毛病,多好。不然以后后悔,就来不及了!

  点评:要是产后一个月内不洗澡,可能就不是长毛这么简单了,因为“月子”里产妇的会阴部分泌物较多,恶露要在产后4-6个星期内排清,所以每天应用温开水清洗外阴部,勤换护垫,否则生殖道中的细菌积聚,新妈妈会染上不少妇科炎症。

  但要注意的是,在夏天坐月子的产妇,绝不可贪图一时的凉快,而用凉水洗澡。因为产后触冷会使气血凝滞,以致于恶露不能顺畅排出,导致日后身痛或月经不调。所以洗澡的水应该与体温接近,大约37℃左右为宜。

  争论三:下地走路还是躺着?

  小优:在我剖腹产24小时后,医生就让我下床走动,预防粘连。可婆婆说那是手术后,坐月子最好躺着,什么也不干,也别下地走。

  婆婆:坐月子最好别下地,就躺在床上,不然走路多了脚后跟会疼,坐的时间长了腰会疼。我现在身上一身毛病就是那时候惹的,那时候我没人照顾,才三天就下地做饭,这不,越老越多毛病出来。

  点评:一般情况下,经阴道正常分娩的产妇在产生第二天就应当下床走动。每天做一些简单的锻炼或产后体操,有利于恢复,并保持良好的体形。但不宜为了身材迅速恢复而做剧烈运动,否则挨过刀子的你,小心伤口破裂。产后1个星期,产妇可以做些轻微的家务活,如擦桌子、扫地等,但持续时间不宜过长,更不可干较重的体力活,否则易诱发子宫出血及子宫脱垂。

  不过,就算出了月子,也不宜久站、久蹲或做剧烈运动。因为,盆腔里的生殖器官在这时并没完全复位,功能也没有完全恢复。如果不注意防护,仍然会影响生殖器官复位。

关键词标签:坐月子,刷牙,催奶汤,温水刷牙,产后护理,月子洗澡,恶露
资讯推荐
网友留言
暂无留言
在婴童品牌网请文明留言,共建绿色、健康的互联网环境。
特别提示:
·如本网部分转载之资讯、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本网发布该文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婴童品牌网联系。
·凡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归本网所有,其他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转载时须在明显位置注明信息 来源:婴童品牌网www.01baby.com。
婴童品牌网旗下城市站: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石家庄 广东 广州 汕头 深圳 江苏 南京 苏州 浙江 杭州 宁波 安徽 合肥 福建 厦门 漳州 湖北 武汉 江西 南昌 山东 济南
 青岛 河南 郑州 山西 太原 湖南 长沙 海南 四川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贵州 云南 陕西 西安 甘肃 青海 内蒙古 广西 西藏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