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婴童品牌网 > 育儿经 > 宝宝常见疾病 > 小儿腮腺炎引发的腮外损害

小儿腮腺炎引发的腮外损害

婴童品牌网  发布时间:2009-7-21 9:30:00
摘要: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好发于学龄前儿童,患儿病初可出现发热、头痛、周身不适,1~2天后感觉耳垂下酸痛、肿胀,用药后10天左右症状即可消失,而且能得到终身免疫。...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好发于学龄前儿童,患儿病初可出现发热、头痛、周身不适,1~2天后感觉耳垂下酸痛、肿胀,用药后10天左右症状即可消失,而且能得到终身免疫。但是,人们往往只注意腮腺肿胀是否消失,却忽视了由此而引起的比较复杂而严重的腮外损害。

  腮腺炎常见的腮外损害有:

  1.脑膜脑炎:发生率约为2%~5%。一般出现在腮腺肿胀前6天或肿胀后2周内,表现为高热不退、头痛明显、反复呕吐、颈部发硬、严重者可有轻度意识障碍和嗜睡等症状。

  腮腺炎并发的脑膜脑炎大多预后较好,一般在10天左右就会恢复正常,很少留下后遗症。有脑膜脑炎的患儿,应卧床休息,积极对症治疗。注意口腔卫生,饭后及睡觉前后用淡盐水漱口或刷牙,清除口腔及牙齿上的食物残渣,防止继发细菌感染。高温者给予物理降温,如冰帽、冰枕、冰袋等。头痛剧烈者可用20%甘露醇脱水,并酌情用止痛药;必要时给予激素治疗。

  2.心肌炎:约4%~5%的腮腺炎患儿会并发心肌炎或心包炎,表现为面色苍白、胸闷、心前区疼痛、心慌、气短、乏力、心率增快或减慢等症状。检查可见心音低钝、心律失常、暂时性心脏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可见异常改变。

  腮腺炎伴发的心肌炎绝大多数患儿可完全治愈,预后良好,极少引起严重后果。心肌炎被确诊之后,及时治疗很重要。绝对卧床休息是重要措施之一,它可以减轻心脏负担,缓解心肌的缺氧状态,必要时可给予吸氧。待病情停止发展后可逐步开始活动,恢复期要定期到医院复查。良好的护理和父母的爱抚有助于患儿疾病的痊愈。如治疗不及时,可以几年不愈,影响健康。

  3.肾炎:腮腺炎病毒直接损害肾脏是导致肾炎发生的原因。轻者尿常规可有少量蛋白,重者可以出现水肿、血尿和大量蛋白尿等。

  本并发症大多数的预后都较好,治疗以休息及对症处理为主。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待肉眼血尿消失、水肿消退及血压恢复正常后逐步增加活动量。急性期应给予低盐饮食;肾功能正常患儿不需要限制蛋白质摄入量,但氮质血症时应低蛋白饮食,并以优质蛋白为主。

  4.胰腺炎:大约有5%的腮腺炎患儿发生胰腺炎。常有发热,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检查可见血、尿淀粉酶升高,腹部b超或ct检查见胰腺水肿、肿大。

  大多数急性胰腺炎经过3~5天积极治疗可治愈。这期间要严密监护患儿病情变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根据病情给予解痉止痛治疗,抑制胰腺分泌,抗炎等综合治疗。

  5.睾丸炎:睾丸是腮腺炎病毒最好侵犯的部位之一,流行性腮腺炎患儿极易并发睾丸炎(约占20%)。睾丸炎常发生在腮腺肿大4~5天并且开始消肿时,患儿又突然高烧、寒战、睾丸肿痛、阴囊红肿、鞘膜腔积液,伴恶心、呕吐或腹痛等全身症状。常有睾丸剧烈触痛,病变大多侵犯一侧,偶尔两侧。病程短者3~4日,长者可延续1~2周,症状才慢慢消退。腮腺炎病毒可引起睾丸的曲细精管发生变性,生精细胞缺乏,睾丸组织会因破坏而萎缩。如果双侧睾丸都受累,可造成成年后精子少或无精子而影响生育。

  除了常规治疗外,对于睾丸炎的处理,用丁字带托住肿大的睾丸或者局部冷敷,可减轻疼痛。也可早期使用激素,以减轻局部损害。疼痛剧烈者可给予止痛治疗,用中药内服或外敷也有一定的疗效。

  6.其他:除上述常见的腮外损害外,腮腺炎病毒还可引起乳腺炎、前列腺炎、精囊炎、前庭腺炎、泪腺炎、甲状腺炎、胸腺肿大、卵巢炎、关节炎、肾炎、脊髓炎、角膜炎、视网膜炎、耳聋等全身其他组织器官的病变。这些并发症多发生于腮腺肿后1~2周内,也可出现在腮腺肿之前。经过对症治疗,大部分能完全恢复。

  由此可见,小儿一旦感染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应该趁早和彻底治疗,竭尽全力将身体里的腮腺炎病毒歼灭掉,这样才能防止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腮外损害。如果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腮外损害,更应该引起重视,积极治疗,以免留下后患。

关键词标签:
资讯推荐
网友留言
暂无留言
在婴童品牌网请文明留言,共建绿色、健康的互联网环境。
特别提示:
·如本网部分转载之资讯、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本网发布该文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婴童品牌网联系。
·凡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归本网所有,其他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转载时须在明显位置注明信息 来源:婴童品牌网www.01baby.com。
婴童品牌网旗下城市站: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石家庄 广东 广州 汕头 深圳 江苏 南京 苏州 浙江 杭州 宁波 安徽 合肥 福建 厦门 漳州 湖北 武汉 江西 南昌 山东 济南
 青岛 河南 郑州 山西 太原 湖南 长沙 海南 四川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贵州 云南 陕西 西安 甘肃 青海 内蒙古 广西 西藏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